苏静忆听着入神,心却越来越惊,见他突然停了下来,她急忙接口道:“快说下去。”“为什么不穿衣服?!”柳夕问道。希望你能喜欢。
回复 镜天晴 : “当然,作为你唯一的好朋友,我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了,哈哈哈!”看到我恍然大悟的表情,盛博灵的俊脸顿时布满得意洋洋的神色。”
回复 黄岳泰: 这部《光能使者国语》 36.金银铜铁(打一地名)
回复 董文华 : 在信息技术登场亮相,打破大工业社会传统分工的壁垒之后,战争也不再是职业军人独自往还的禁苑,开始呈现出"平民化"[6]倾向。这一倾向并非是受毛泽东"全民皆兵"理论的影响,因为它不需要广泛的民众动员,甚至恰恰相反,只是平民中技术精英分子不请自来的破门而入,使职业军人和职业化战争不得不面对多少有些尴尬的挑战:谁更有可能成为下一场未知战争的主角?最先出现也最为著名的挑战者就是电脑"黑客"。这些大多没有受过军事训练,又从未从事过军事职业的家伙,仅仅凭借个人的技术专长,就能轻易给军队或是国家安全造成重大危害。美国《fm100-6信息作战》条令中列举了一件典型事例:1994年,一个计算机黑客从英国攻击了位于纽约的美军空中发展中心,危及到30个系统的安全,并侵入了100多个其它系统,受害者包括韩国的原子研究所、美国航空航天局。让人惊讶的不光是这次攻击的波及面之广,危害之巨,还有这名黑客竟然只是个16岁的少年。一个少年黑客以游戏为目的的入侵,当然不能视作战争行为。问题是你如何去认定什么是游戏的破坏,什么是战争的破坏?什么是平民的个人行为,什么是非职业化战士的敌对行动甚至是有组织的国家黑客战争?1994年,美国国防部受到23万起涉及安全的网络入侵。这里有多少非职业化战士有组织的破坏行动?你也许永远无法知道[7]。。